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骨折会导致骨头坏死吗

2024.10.13 00:46

骨折有可能导致骨头坏死。

当骨折发生后,如果损伤严重、治疗不恰当或后期恢复不良等情况存在时,就可能引发骨头坏死。骨折会破坏骨头的血液供应,尤其是一些特殊部位的骨折,比如股骨颈骨折、腕舟骨骨折等,本身这些部位的血液供应就相对较差,一旦骨折,更容易出现血供障碍。如果血液供应长时间不能恢复正常,骨头缺乏营养物质的滋养,就会逐渐发生坏死。骨折后如果固定不牢固,导致骨折端反复移动,也会进一步损伤局部血管,增加骨头坏死的风险。而且,如果患者在骨折后过早负重或进行不恰当的活动,也可能对骨折部位的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从而诱发骨头坏死。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骨折患者,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等,以尽量减少骨头坏死的发生。患者自身也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休息、保持正确的体位、避免过早活动等。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复查,密切关注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一旦发现有疼痛加剧、活动受限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同时,患者还应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摄入,为骨头的愈合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骨折后需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骨头坏死的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