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春红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妇产科

有哪些推迟月经的药

2025.04.16 09:52

推迟月经的药物包括黄体酮类药物、短效避孕药、孕激素类药物、中药调理剂、非甾体抗炎药。具体分析如下:

1.黄体酮类药物:黄体酮类药物通过模拟体内黄体酮水平,延缓子宫内膜脱落,从而达到推迟月经的目的。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见剂型包括口服和注射。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乳房胀痛、头晕等副作用,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干扰正常内分泌功能。

2.短效避孕药:短效避孕药通过调节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抑制排卵,稳定子宫内膜,实现月经推迟。需按周期规律服用,突然停药可能导致撤退性出血。部分人群可能出现恶心、情绪波动等反应,需严格遵循医嘱。

3.孕激素类药物:孕激素类药物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延缓其脱落周期。常见如地屈孕酮等,需在预计月经前开始服用。过量使用可能引发月经紊乱,长期依赖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4.中药调理剂:部分中药通过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延迟月经,如益母草、当归等。疗效因人而异,需辨证施治。中药作用温和但起效较慢,不适合紧急需求,长期使用需监测体质变化。

5.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子宫收缩和内膜脱落,间接延迟月经。常见如布洛芬,但效果有限且可能引发胃肠道不适,不建议作为首选方案。

推迟月经的药物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长期或频繁干预可能扰乱生理周期,甚至影响健康。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