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输液过敏应该怎么办

2025.03.19 09:43

输液过敏应立即停止输液、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抗过敏药物、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就医。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停止输液:输液过敏的首要处理措施是立即停止输液,避免过敏原继续进入体内。停止输液后,应迅速更换输液管路,确保不再有过敏原输入。同时,检查输液药物和液体,确认过敏原来源,避免再次使用。医护人员应记录过敏反应的具体表现,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2.保持呼吸道通畅:输液过敏可能导致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痉挛,影响呼吸。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抬高患者头部、给予氧气吸入等。若出现严重呼吸困难,需考虑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确保氧气供应。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给予抗过敏药物:输液过敏后,应立即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抗组胺药可迅速缓解过敏症状,糖皮质激素则能减轻炎症反应。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确保治疗效果。同时,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过度使用。

4.监测生命体征:输液过敏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生命体征变化。应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并处理。若出现休克症状,需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如补充血容量、使用升压药物等。持续监测直至病情稳定,确保患者安全。

5.及时就医:输液过敏属于急症,需及时就医。在初步处理后,应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医院可进行血液检查、过敏原检测等,明确过敏原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就医过程中,保持与医护人员的沟通,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输液过敏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需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医护人员应具备识别和处理过敏反应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患者及家属也应了解过敏反应的症状和处理方法,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通过综合治疗和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输液过敏的发生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