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输液过敏应该怎么办

2025.03.18 09:24

输液过敏应立即停止输液,并迅速采取抗过敏治疗措施。输液过敏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引发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症状。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医护人员需立即停止输液,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或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同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输液过敏的发生机制主要与药物成分、患者体质及输液速度等因素有关。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造影剂等容易引发过敏反应,而过敏体质的患者风险更高。输液过程中,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若患者对药物成分敏感,免疫系统会迅速产生过度反应,释放大量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症状。在输液前,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进行必要的皮试或药物敏感性测试,以降低过敏风险。输液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尤其是首次使用某种药物时,更应谨慎。

在应对输液过敏时,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急救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其次,患者及家属应了解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胸闷、头晕等,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过敏体质的患者在接受输液治疗前,应主动告知医生相关病史,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医疗机构应配备完善的急救设备和药物,确保在发生过敏反应时能够及时救治。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输液过敏的风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