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做心脏病支架手术风险怎样

2025.03.24 17:51

心脏病支架手术风险包括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血管损伤、支架内血栓形成、术后再狭窄、药物副作用以及心理压力。具体分析如下:

1.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血管损伤:心脏病支架手术需要通过导管将支架送入冠状动脉,这一过程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尤其是在血管弯曲或钙化严重的情况下。血管损伤可能引发出血、血肿或血管破裂,严重时甚至需要紧急手术修复。导管操作不当还可能损伤心脏瓣膜或其他重要结构,增加手术风险。

2.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植入后,血液在支架表面可能形成血栓,尤其是在术后早期。血栓形成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支架内再狭窄,严重威胁生命。为预防血栓形成,术后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但这也增加了出血风险。术后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术后再狭窄:尽管支架植入可以有效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但术后仍有可能发生再狭窄。再狭窄的原因包括血管内膜增生、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支架移位。再狭窄可能导致心绞痛复发或心肌梗死,需要再次进行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为降低再狭窄风险,术后需严格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并定期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4.药物副作用:心脏病支架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引发胃肠道出血、肝功能异常、肌肉疼痛等副作用。抗血小板药物还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尤其是在外伤或手术时。术后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及时调整药物方案。

5.心理压力:心脏病支架手术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压力,尤其是术后担心支架移位、再狭窄或药物副作用。心理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影响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为缓解心理压力,术后需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保持乐观心态。

心脏病支架手术虽然可以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狭窄,但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后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康复。术后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长期药物治疗也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