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小便失禁应该怎么办

2025.02.23 12:28

大小便失禁应及时清洁、就医查找病因、进行康复训练、使用辅助器具、调整生活方式等。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清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于大小便失禁患者至关重要。失禁后尿液和粪便会刺激皮肤,容易引发皮疹、褥疮等皮肤问题。应尽快用温水和温和的清洁剂清洗受污染的部位,然后轻轻擦干。女性患者要注意从前向后擦拭,防止尿道感染。清洗后可适当涂抹一些保护皮肤的药膏,同时要及时更换弄脏的衣物和床单,保持身体和床铺的整洁。

2.就医查找病因:大小便失禁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如神经系统疾病脑中风、脊髓损伤等、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等、肠道疾病肠炎、直肠脱垂等或者某些先天性疾病。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液、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有助于明确病因,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盆底肌肉和括约肌的功能。对于盆底肌肉训练,可以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来进行,类似憋尿和排尿的动作,每次收缩持续数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每天进行几组训练。括约肌训练也类似,通过有意识地收缩肛门括约肌来增强其力量。另外,生物反馈训练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借助仪器让患者直观地了解自己肌肉的收缩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训练。

4.使用辅助器具:根据失禁的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辅助器具。例如,对于尿失禁患者,可以使用成人纸尿裤、尿垫等,这些产品能够吸收尿液,保持皮肤干爽。女性患者还可以使用阴道托等器具来辅助控制尿液失禁。对于大便失禁患者,可使用一次性的肛门袋,便于收集粪便。同时,一些特殊的坐便器,如带有扶手和增高设计的坐便器,方便患者使用,减少意外发生。

5.调整生活方式: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大小便失禁的状况。饮食方面,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引起的失禁。同时,要控制水分摄入,避免过量饮水,尤其是在睡前。规律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定时排便排尿,有助于训练身体的生物钟,提高对排便排尿的控制能力。避免长时间憋尿或憋便,以免加重失禁情况。

患者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要因为大小便失禁而产生自卑或焦虑情绪。家属也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积极配合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训练造成肌肉损伤。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疼痛加剧、发热等,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