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瘀血引起的疼痛有哪些

2025.03.24 17:51

瘀血引起的疼痛包括局部刺痛、固定性疼痛、夜间加重、伴随肿胀和皮肤青紫,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刺痛: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局部出现针刺样疼痛。这种疼痛通常较为剧烈,且位置固定,触摸时疼痛加重。常见于外伤后或慢性劳损部位,如关节、肌肉等处。治疗时需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2.固定性疼痛:瘀血停留于某一部位,导致疼痛位置固定不移。这种疼痛往往持续存在,不会随体位改变而减轻。常见于慢性疾病或外伤后遗症,如骨折愈合后仍感疼痛。治疗需针对具体部位进行活血化瘀,同时配合局部理疗。

3.夜间加重:瘀血引起的疼痛常在夜间加重,因为夜间阳气收敛,气血运行减缓,瘀血阻滞更加明显。患者常感疼痛影响睡眠,辗转难眠。治疗时需加强活血化瘀药物的使用,同时调整作息,改善睡眠质量。

4.伴随肿胀:瘀血阻滞常导致局部组织液渗出,引起肿胀。肿胀部位触之较硬,按压后疼痛加重。常见于外伤后或慢性炎症部位,如关节扭伤后。治疗需活血化瘀同时配合消肿药物,必要时进行局部冷敷或热敷。

5.皮肤青紫:瘀血外溢于皮下,导致局部皮肤出现青紫色改变。这种青紫通常持续存在,随时间推移颜色逐渐变淡。常见于外伤后或血管疾病患者。治疗需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注意保护皮肤,避免二次损伤。

瘀血引起的疼痛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生机制与气血运行障碍密切相关。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伴随其他不适,如肢体麻木、活动受限等。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预防方面,应注意避免外伤,适度运动,保持气血通畅。对于慢性瘀血疼痛,需坚持治疗,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