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彬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妇科

痛经按摩手法有哪些

2025.09.29 15:54

痛经可通过按摩小腹、按压三阴交穴、揉捏腰骶部、点按合谷穴、推揉足三里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按摩小腹:以手掌根部或指腹顺时针轻柔按压下腹部,力度需均匀渗透,持续5-10分钟。此手法能促进盆腔血液循环,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操作时保持体位舒适,避免饭后立即进行。若出现剧烈疼痛需停止。

2.按压三阴交穴:用拇指垂直按压内踝尖上三寸处的三阴交穴,每次持续30秒后放松。该穴位为肝脾肾三经交汇处,调节气血运行效果显著。每日可重复3-5次,孕妇禁用此手法。

3.揉捏腰骶部:双手握拳以指关节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推揉,重点刺激八髎穴区域。腰骶部神经与子宫存在反射联系,适度刺激可减轻盆腔充血。操作时注意保暖,避免皮肤破损。

4.点按合谷穴:拇指与食指捏住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的合谷穴,向第二掌骨方向发力按压。此穴位具有全身镇痛作用,能阻断痛觉传导。每次按压不超过1分钟,体质虚弱者需减轻力度。

5.推揉足三里:用拇指指腹沿胫骨外侧缘自下而上推按足三里穴,配合点揉动作。该穴位可调和脾胃功能,改善气血生化不足导致的痛经。建议在经前一周开始每日按摩,持续至经期结束。

按摩环境需保持温暖避风,经期出血量过大或伴随发热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手法操作前清洁双手,修剪指甲避免划伤皮肤。长期痛经者需结合体质辨证选用穴位,不可过度依赖单一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