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宝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什么叫做假性肝破裂

2025.03.06 10:21

假性肝破裂是指肝脏在受到外力冲击或损伤后,虽然外观上出现类似破裂的症状,但实际上肝脏并未发生真正的破裂。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肝脏包膜下出血或肝实质内血肿形成,导致肝脏表面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但肝脏的完整性并未被破坏。假性肝破裂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在腹部外伤或肝脏受到挤压的情况下。

假性肝破裂的发生机制主要与肝脏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有关。肝脏是一个富含血管的器官,受到外力冲击时,血管容易破裂出血。由于肝脏包膜具有一定的弹性,出血往往被局限在包膜下或肝实质内,形成血肿。这种血肿会压迫周围的肝组织,导致肝脏肿胀和疼痛,但肝脏的包膜并未破裂,因此称为假性肝破裂。临床上,假性肝破裂的症状与真性肝破裂相似,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症状。诊断假性肝破裂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损伤程度和出血范围。

在治疗假性肝破裂时,首先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病情稳定。对于出血量较小、症状较轻的患者,通常采取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止血药物应用、补液等措施。对于出血量较大、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如肝动脉栓塞术或肝包膜切开减压术。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防止感染、监测肝功能变化,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假性肝破裂的预后通常较好,但若处理不当,可能发展为真性肝破裂,甚至危及生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