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中医内科

肠道有些小息肉该怎么治疗

2025.05.26 20:21

肠道小息肉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切除、定期复查监测、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控制炎症、手术切除较大或高风险息肉。具体分析如下:

1.内镜下切除:内镜下切除是治疗肠道小息肉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良性息肉。通过结肠镜或肠镜进入肠道,使用电切、冷切除或黏膜切除术等直接去除息肉。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多数患者术后仅需短暂观察即可出院。术后需注意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并遵医嘱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性质。

2.定期复查监测:对于体积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息肉,可选择定期复查监测。通过肠镜或影像学检查跟踪息肉变化,若发现增长或形态异常再行干预。复查间隔通常为1-3年,具体根据息肉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调整。长期监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恶性倾向,避免过度治疗。

3.调整饮食结构:饮食调整可辅助减少息肉复发风险。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致癌物滞留。减少高脂肪、辛辣刺激及腌制食品的摄入,避免肠道黏膜长期受刺激。保持规律饮食和适量饮水也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环境。

4.药物治疗控制炎症:部分息肉与慢性肠道炎症相关,可配合药物控制基础病变。使用抗炎药物缓解黏膜炎症反应,或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药物改善局部微环境。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评估效果,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

5.手术切除较大或高风险息肉:对于直径较大、位置特殊或病理提示高风险的息肉,需考虑外科手术切除。通过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降低复发和恶变风险。术后需密切随访,结合病理结果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肠道小息肉的治疗需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方案,同时重视术后管理和生活习惯改善,以降低复发风险并维护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