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得急性肠胃炎是为什么

2025.02.23 12:28

急性肠胃炎通常由以下因素导致,包括饮食不洁、食物过敏、药物副作用、病毒或细菌感染、酗酒。具体分析如下:

1.饮食不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变质的肉类、海鲜,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其中含有的有害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进入胃肠道后大量繁殖,释放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肠胃炎症状。

2.食物过敏:某些人对特定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当食用这些过敏食物后,免疫系统会将其识别为外来有害物质并启动免疫反应,胃肠道黏膜作为第一道防线会受到影响,出现充血、水肿,进而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肠胃炎样症状。

3.药物副作用:部分药物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例如非甾体抗炎药。这些药物在体内会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肠道黏膜有保护作用。当服用这类药物时,胃肠道黏膜的保护机制被削弱,容易受到胃酸等物质的侵蚀,从而引发急性肠胃炎症状,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4.病毒或细菌感染: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细菌如霍乱弧菌、弯曲杆菌等感染人体后,会侵袭胃肠道黏膜细胞。病毒在细胞内大量复制,细菌则释放毒素,破坏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胃肠道蠕动加快、消化吸收功能紊乱,表现出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急性肠胃炎的症状。

5.酗酒:酒精进入胃肠道后,首先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同时,酒精还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节律,干扰消化酶的分泌,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肠胃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对于过敏食物要严格忌口,服用药物时遵循医嘱,减少酒精摄入,以降低急性肠胃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