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出血的患者需要什么样的护理

2025.08.11 14:18

脑出血的患者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稳定、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心理支持。具体分析如下: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脑出血后病情变化快,需持续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血压过高可能加重出血,过低则影响脑灌注。心率异常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或脑干受累。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呼吸衰竭。意识状态评估可反映病情进展,如嗜睡转为昏迷需紧急处理。医护人员需定时记录数据并调整治疗方案。

2.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出血患者常因意识障碍或吞咽困难导致误吸。床头抬高30度可减少颅内压及反流风险。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血氧监测确保氧合充足,避免低氧加重脑损伤。对于呕吐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促进排痰。

3.控制血压稳定:急性期血压骤升可能引发再出血,需静脉用药缓慢降压,维持目标血压范围。避免快速降压导致脑灌注不足。动态监测血压变化,结合患者基础血压调整药物剂量。后期改用口服降压药时需观察不良反应。血压管理需兼顾心肾功能,避免波动过大。

4.预防并发症发生:长期卧床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和压疮。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使用气垫床减少皮肤受压。下肢被动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留置导尿管需严格消毒,降低尿路感染风险。营养支持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提供心理支持:脑出血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或认知障碍。家属参与护理可增强安全感,语言安抚减轻情绪波动。康复阶段鼓励患者配合训练,树立恢复信心。必要时请心理专科介入疏导。环境布置宜安静舒适,减少不良刺激。

护理过程中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方案,如合并糖尿病者加强血糖监测,高龄患者注意用药剂量。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家属需学习基本护理技巧,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