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脑卒中是如何发生的

2025.09.11 19:33

脑卒中的发生与脑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长期高血压或血管壁损伤可能引发脑血管病变、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血压骤升导致血管破裂、血液黏稠度增高或血栓形成可能堵塞脑血管、心律失常或心脏疾病可能导致血栓脱落进入脑部血管等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脑血管突然阻塞或破裂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脑卒中最直接的机制是脑血管因血栓或栓塞突然阻塞,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或脑血管因薄弱处破裂引发脑内出血。缺血性卒中占多数,出血性卒中虽较少但危害更大。

2.长期高血压或血管壁损伤可能引发脑血管病变:持续高血压会使脑血管承受过大压力,血管内皮受损,逐渐形成动脉硬化或微动脉瘤。这些病变使血管弹性下降,容易在血压波动时破裂或形成血栓。

3.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血压骤升导致血管破裂:极端情绪或剧烈活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引起血压急剧升高。若脑血管本身存在病变,高压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尤其是已有动脉瘤或高血压病史的情况。

4.血液黏稠度增高或血栓形成可能堵塞脑血管:血脂异常、脱水或某些疾病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血小板易聚集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流进入脑动脉狭窄处可能完全阻塞血管,造成脑梗死。

5.心律失常或心脏疾病可能导致血栓脱落进入脑部血管:房颤等心律失常会使心脏内血流紊乱,左心房易形成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后随主动脉进入颈动脉,最终堵塞脑内较细的血管引发栓塞性卒中。

日常生活中需控制血压和血脂,避免突然用力或情绪剧烈波动,定期检查心脏功能,发现异常及时干预。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