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得了急性脑梗死怎么治疗

2025.01.09 17:14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包括及时就医、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急性脑梗死的症状出现后应立即就医,越早治疗,恢复的可能性越大。患者应尽量在发病后3小时内到医院进行评估和治疗,以便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环节,常用的药物包括溶栓药物和抗凝药物。溶栓药物可以帮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抗凝药物则可以防止新的血栓形成。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3.介入治疗: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脑梗死,介入治疗如机械取栓术可能是必要的。这种方法通过导管将血栓直接取出,能够迅速恢复血流,减少脑组织的损伤。介入治疗通常在发病后尽早进行,以提高成功率。

4.康复训练:急性脑梗死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运动、语言等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是恢复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患者可以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5.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再次发作需要患者在生活方式上进行调整,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促进整体健康。

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过程中,及时就医是关键,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出现异常症状时立即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