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低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

2025.08.19 16:16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是一种常见的抗凝治疗方法,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注射方式通常为皮下注射,适用于多种临床情况,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该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降低血液的凝固能力,从而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在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通常选择腹部的皮肤褶皱,避免在瘢痕、淤血或感染部位注射。注射前,应仔细清洁注射部位,使用酒精棉球消毒,待其自然风干。随后,握住注射器,轻轻抽取所需剂量的药物,确保没有气泡残留。接下来,捏起皮肤的褶皱,采用45度或90度的角度将针头迅速插入皮肤,注射时应缓慢推进药物,注射完成后,迅速拔出针头,并用棉球按压注射部位,防止出血。注射后,建议在注射部位轻轻按摩,以帮助药物吸收,但要避免用力过大,以免引起淤血。

在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时,需要特别注意一些事项。首先,确保使用的注射器和针头为一次性产品,避免交叉感染。其次,注射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处方严格执行,切勿随意增减。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需特别谨慎,定期监测凝血功能,确保安全。注射后应观察注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疼痛或淤血等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定期复查肾功能和血小板计数也是必要的,以防止潜在的副作用。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剧烈运动和高风险活动,以降低出血风险。通过合理的注射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