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长期消化不良会引起贫血吗

2024.11.22 15:58

长期消化不良会引起贫血。

消化不良意味着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出现障碍。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铁、维生素B12、叶酸等是造血的重要原料。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消化不良时,铁的吸收会受到影响,导致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需要与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结合后才能在回肠末端被吸收,长期消化不良可能影响内因子的分泌或者肠道对结合物的吸收,从而引发巨幼细胞贫血。叶酸也是在肠道被吸收,消化功能不良会使叶酸吸收不足,同样可能造成巨幼细胞贫血。

对于长期消化不良的患者,要注意积极改善消化功能。饮食上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于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可以少食多餐,细嚼慢咽,这样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如果消化不良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定期进行体检,检查血常规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贫血等异常情况。如果已经出现贫血症状,除了改善消化功能外,可能还需要根据贫血的类型补充相应的造血原料,如铁剂、维生素B12或叶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