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垂体检查指哪些

2025.08.11 14:18

垂体检查主要包括激素水平检测、影像学检查、动态功能试验、视野检查和脑脊液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1.激素水平检测:垂体通过分泌多种激素调节人体代谢、生长和生殖功能。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泌乳素和促性腺激素。血液样本采集后,实验室分析激素浓度是否异常,帮助判断垂体功能亢进或减退。部分激素存在昼夜节律变化,需在特定时间采样以提高准确性。

2.影像学检查:垂体位于颅底蝶鞍内,结构微小,需借助高分辨率影像技术观察。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垂体形态、大小及是否存在肿瘤或囊肿。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作为补充,尤其对骨质结构评估更优。影像学检查对垂体瘤定位和手术规划至关重要。

3.动态功能试验:部分垂体激素分泌受反馈调节,需通过药物激发或抑制评估储备功能。例如胰岛素低血糖试验评估生长激素分泌能力,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判断肾上腺轴是否异常。试验过程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避免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4.视野检查:垂体上方与视交叉相邻,肿瘤增大可能压迫视觉通路。通过视野计检测双眼视野范围,识别是否存在偏盲或视野缺损。典型表现是双颞侧偏盲,提示视交叉中部受压。定期复查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或术后恢复情况。

5.脑脊液分析:垂体病变累及下丘脑或突破鞍膈时,可能影响脑脊液成分。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后,检测压力、细胞计数和蛋白含量,排除感染或出血。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脑脊液泌乳素水平可能显著升高,辅助诊断侵袭性肿瘤。

垂体检查需根据症状选择合适项目,部分检测存在风险如腰椎穿刺或低血糖试验,需评估获益与潜在危害。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某些激素检测需空腹或停药准备。影像学检查前移除金属物品,妊娠期慎选放射性检查。结果解读需结合临床表现,必要时多学科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