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炎的症状都分为哪些

2025.02.09 16:56

胃炎的症状分为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道出血。具体分析如下:

1.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疼痛是胃炎较为常见的症状。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隐痛、胀痛、灼痛或剧痛等。这种疼痛通常没有规律性,可能在进食后加重,也可能空腹时明显。例如,在食用辛辣、油腻食物或者饮酒后,对胃黏膜产生刺激,就容易引发疼痛。疼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胃黏膜受到炎症因子的侵袭,导致黏膜受损,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从而向大脑传递疼痛信号。

2.腹胀:腹胀也是胃炎患者经常出现的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胃部胀满,有气体积聚。因为胃炎影响了胃的正常消化功能,食物在胃内不能被充分消化和排空,就会发酵产生气体。同时,炎症可能导致胃的蠕动功能减弱,气体不能顺利排出体外,从而引起腹胀。患者常常会觉得腹部有饱胀感,有时还会伴有嗳气,严重时可能影响正常的饮食摄入。

3.恶心呕吐:恶心和呕吐在胃炎患者中较为常见。恶心是一种想要呕吐的不适感,可能会伴有流口水等现象。呕吐则是胃内容物经口腔排出体外的过程。当胃黏膜受到炎症刺激时,会引起胃部的逆蠕动,同时刺激呕吐中枢,从而产生恶心呕吐的症状。例如,在感染性胃炎或者食物中毒引发的胃炎时,恶心呕吐可能会比较剧烈,这是身体为了排出有害物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4.食欲不振:胃炎患者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患者对食物缺乏兴趣,不想进食。因为胃炎导致胃部不适,在进食时会加重这种不适感,所以身体会本能地抗拒进食。另外,胃黏膜的炎症影响了消化液的分泌和胃的消化功能,使得食物不能正常消化,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也会反馈性地抑制食欲。长期食欲不振可能会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问题。

5.消化道出血:部分胃炎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出血量较小时,可能表现为粪便潜血阳性,即肉眼看不到血液,但通过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粪便中有微量血液。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出现呕血或者黑便的情况。呕血是指呕吐物中含有血液,血液可能为鲜红色或者咖啡渣样。黑便则是因为血液在肠道内被消化分解,形成硫化铁,使粪便变黑。消化道出血是比较严重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胃黏膜炎症严重,导致黏膜糜烂、溃疡,侵蚀到血管,从而引起出血。

胃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生冷、油腻食物等,戒烟限酒,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这些对于缓解胃炎症状和促进胃黏膜修复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