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胰腺炎该怎么治疗

2025.01.11 17:15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包括去除病因、控制症状、改善胰腺功能、治疗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分析如下:

1.去除病因: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多样,如酗酒是常见病因之一。戒酒可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对于胆源性慢性胰腺炎,若存在胆管结石等情况,通过内镜或手术去除结石解除梗阻非常关键。去除病因是从源头上对慢性胰腺炎进行治疗,能有效减缓胰腺的损伤进程,避免病情恶化。

2.控制症状:疼痛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可使用药物来控制疼痛,如非甾体抗炎药。当疼痛较为严重时,可能需要使用阿片类药物,但要注意其成瘾性等副作用。另外,胰酶制剂也有助于缓解疼痛,可以通过减少胰腺的外分泌刺激来减轻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改善胰腺功能:补充胰酶是改善胰腺功能的重要手段。由于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胰酶分泌不足,口服胰酶制剂能帮助消化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同时,对于存在内分泌功能不足,如糖尿病的患者,需要进行相应的降糖治疗,如使用胰岛素等,以维持血糖的稳定,这也是改善胰腺整体功能的一部分。

4.治疗并发症:慢性胰腺炎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假性囊肿。对于较小的假性囊肿,可先观察等待其自行吸收;若囊肿较大或出现压迫症状、感染等情况,则需要进行手术或内镜下引流治疗。对于胰源性门脉高压,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内镜下治疗或手术干预等措施,积极治疗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5.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心理支持也很重要,慢性胰腺炎病程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人和医护人员应给予关心和鼓励,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从而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慢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饮食调整需长期坚持,药物使用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