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乐天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级甲等 风湿免疫科

坏血病如何治疗

2024.11.25 13:09

坏血病的治疗包括补充维生素C、调整饮食结构、治疗相关并发症、适当休息、口腔护理。具体分析如下:

1.补充维生素C:坏血病主要是由于维生素C缺乏引起,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是关键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C片,一般剂量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成人每日100-500mg,儿童酌减。也可采用静脉注射维生素C的方式,尤其对于病情较重、不能口服或者吸收不良的患者。补充维生素C后,症状会逐渐改善,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会慢慢减轻。

2.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是维生素C的良好来源,例如橙子、柠檬、草莓、猕猴桃、西兰花、青椒等。饮食调整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善维生素C缺乏的状态,促进身体的恢复。同时,均衡的饮食结构还能提供其他必需的营养物质,增强身体的整体抵抗力。

3.治疗相关并发症:坏血病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贫血、感染等。对于贫血患者,可能需要根据贫血的类型进行相应治疗,如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等。如果存在感染,需要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只有积极治疗并发症,才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治愈率。

4.适当休息:患者身体处于维生素C缺乏状态时,身体较为虚弱。适当休息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减少能量的消耗。休息时身体的新陈代谢会相对稳定,有利于身体各器官功能的修复,特别是对于缓解疲劳、减轻身体不适症状有积极的作用。

5.口腔护理:坏血病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肿胀等口腔问题。保持口腔清洁非常重要,可使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防止感染加重。如果口腔问题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口腔护理药物,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

坏血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吸烟、饮酒,这些不良习惯可能影响维生素C的吸收和身体的恢复。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