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涛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级甲等 耳鼻喉科

内耳性眩晕怎么来除根

2025.10.20 17:59

内耳性眩晕可通过中药调理改善气血不足、针灸疏通经络缓解症状、规律作息减少发作频率、饮食清淡避免痰湿内生、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具体分析如下:

1.中药调理改善气血不足:内耳性眩晕与气血亏虚密切相关,可选用天麻、钩藤等平肝熄风药物,配合黄芪、当归补益气血。中医认为气血充盈则清窍得养,眩晕自止。需根据体质辨证用药,避免盲目进补。

2.针灸疏通经络缓解症状:选取百会、风池等穴位针灸,能调节头部气血运行。针刺可改善内耳微循环,减轻眩晕发作时的恶心呕吐。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施针。

3.规律作息减少发作频率:长期熬夜或过度劳累易诱发眩晕。保持固定睡眠时间,午间适当休息,有助于稳定内耳功能。避免突然起身或剧烈转头。

4.饮食清淡避免痰湿内生:肥甘厚味易生痰湿,阻碍清阳上升。建议少食油腻、辛辣,多食山药、薏苡仁等健脾化湿之物。发作期间限制盐分摄入。

5.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可调和气血。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快速旋转或低头动作。体质增强后内耳耐受性提高。

眩晕发作时应立即静卧,防止跌倒。避免强光或噪音刺激,保持环境安静。症状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日常注意监测血压变化,情绪波动可能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