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主动脉夹层疼痛是什么原因

2025.01.02 14:38

主动脉夹层疼痛主要由内膜撕裂、血压波动、血管壁病变、血流冲击、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内膜撕裂:内膜撕裂是主动脉夹层疼痛较为常见的起始因素。正常的主动脉内膜在受到某些因素影响时,如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外伤等,内膜的完整性被破坏,血液会通过内膜破口进入中膜层,形成假腔。这一过程会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发疼痛。内膜撕裂多发生在血流动力学应力较大的部位,如升主动脉近心端等。

2.血压波动:血压的突然升高或剧烈波动可促使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并导致疼痛。当血压升高时,主动脉壁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原本就存在病变薄弱的主动脉壁难以承受这种压力,容易导致内膜撕裂或者使已有的夹层进一步扩展。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情况下,血压急剧上升,就可能引发主动脉夹层疼痛。

3.血管壁病变:血管壁本身的病变是主动脉夹层疼痛的重要原因。例如马凡综合征,这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会导致主动脉壁中层的弹力纤维和平滑肌细胞减少,主动脉壁变得薄弱。在正常的血流压力下,薄弱的血管壁容易发生夹层,进而引起疼痛。还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等疾病,也会使主动脉壁结构异常,增加夹层的风险。

4.血流冲击:主动脉内的血流不断冲击血管壁,在血管壁存在病变的情况下,这种冲击会加剧血管壁的损伤。特别是在主动脉的弯曲部位和分支血管开口处,血流的冲击力方向发生改变,容易对血管壁造成较大的压力。长期的血流冲击会使血管壁内膜逐渐受损,最终导致内膜撕裂,形成夹层并引发疼痛。

5.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密切相关。一些基因突变会影响主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使得个体更容易发生主动脉夹层。家族性主动脉瘤和夹层患者往往存在遗传缺陷,这些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合成或代谢,导致主动脉壁的强度和弹性降低,从而增加了主动脉夹层疼痛的发病风险。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严格控制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