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男科

肾结石在输尿管中段是怎么回事

2025.10.30 07:11

肾结石在输尿管中段是由于结石从肾脏移动至输尿管、输尿管生理性狭窄、尿液浓缩结晶沉积、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以及局部炎症或粘连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

1.结石从肾脏移动至输尿管:肾结石因体位改变或尿液冲击脱落,进入输尿管中段,此处管径较窄,容易卡顿。多饮水并适当运动可促进结石排出,必要时需药物或体外碎石干预。

2.输尿管生理性狭窄:输尿管中段存在自然狭窄段,结石易在此滞留。可通过超声定位结石大小,若小于6毫米可尝试药物排石,过大则需手术解除梗阻。

3.尿液浓缩结晶沉积:水分摄入不足或代谢异常导致尿液过饱和,结晶析出形成结石。调整饮食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可预防复发。

4.输尿管蠕动功能减弱:输尿管肌肉收缩无力,无法推动结石下行。中医针灸或药物可增强蠕动,严重时需放置支架扩张输尿管。

5.局部炎症或粘连:既往感染或手术史导致输尿管粘连,结石更易嵌顿。需抗感染治疗,粘连严重者行腔镜手术松解。

肾结石滞留于输尿管中段可能引发剧烈腰痛、血尿等症状,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并发症综合处理。及时就医评估是关键,避免因拖延导致肾功能损伤。日常预防应注重饮食调节与充足饮水,降低结石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