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伟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产科

产后骨盆痛怎么办

2025.04.10 08:07

产后骨盆痛可通过休息与姿势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骨盆带使用及中医调理等方法缓解。具体分析如下:

1.休息与姿势调整:产后骨盆痛多与孕期和分娩过程中骨盆承受的压力有关,适当的休息和姿势调整有助于缓解疼痛。建议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减少骨盆负担。睡眠时可采用侧卧位,并在双腿之间放置枕头以减轻骨盆压力。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提重物或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疼痛。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缓解产后骨盆痛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专业的骨盆康复训练,可以增强骨盆周围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改善骨盆功能。常见的物理治疗包括骨盆底肌训练、核心肌群锻炼以及轻柔的拉伸运动。热敷或冷敷也可帮助缓解局部疼痛和炎症,促进血液循环。

3.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产后骨盆痛。这类药物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能有效减轻疼痛和不适。但需注意,哺乳期女性应谨慎用药,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若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疾病的可能性。

4.骨盆带使用:骨盆带是一种辅助工具,能够为骨盆提供支撑,减轻疼痛。产后使用骨盆带有助于稳定骨盆结构,促进骨盆恢复。选择合适尺寸的骨盆带,并按照正确方法佩戴,避免过紧或过松。使用骨盆带的同时,仍需结合其他康复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5.中医调理:中医认为产后骨盆痛与气血不足、经络不通有关。通过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方法,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中药调理也可作为辅助治疗,如服用补气血、强筋骨的中药方剂。中医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产后骨盆痛是许多女性在分娩后常见的症状,其发生与孕期和分娩过程中骨盆承受的压力、激素变化以及肌肉松弛等因素密切相关。除了上述方法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对缓解疼痛有积极作用。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