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腹泻有几种

2025.01.06 07:30

慢性腹泻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性肠病、消化吸收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肠道肿瘤相关这几种。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性:感染性慢性腹泻多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持续感染肠道所致。例如慢性菌痢,患者可能因急性期治疗不彻底,痢疾杆菌在肠道内持续繁殖,不断侵袭肠黏膜,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长期腹泻。另外,像贾第虫等寄生虫感染肠道后,会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引起慢性腹泻,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

2.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刺激会使肠黏膜不断受损、溃疡形成,导致肠道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障碍,从而引起腹泻,常伴有黏液脓血便。克罗恩病可累及全消化道,从口腔到肛门都可能发病,肠道炎症呈节段性分布。由于肠道存在慢性炎症,肠壁增厚、狭窄,消化和吸收功能严重受损,引发慢性腹泻,还可能伴有腹痛、瘘管形成等症状。

3.消化吸收不良:多种因素可导致消化吸收不良引起慢性腹泻。例如,胰腺疾病可能影响胰液等消化酶的分泌,胆汁分泌或排泄异常也会影响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像慢性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胰酶分泌减少,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等不能被充分消化分解,就会导致腹泻。另外,一些小肠疾病,如小肠黏膜病变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未被吸收的物质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状态,吸引大量水分进入肠道,从而引起腹泻,常伴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等症状。

4.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患者的肠道比较敏感,容易受到精神因素、饮食因素等影响。例如,在精神紧张、焦虑、压力大的情况下,会导致肠道蠕动加快或痉挛,引起腹泻。饮食上,食用某些特定食物,如生冷食物、辛辣食物等,也可能诱发腹泻。腹泻常伴有腹痛,且腹痛多在排便后缓解,大便性状多为糊状或稀水样,一般无脓血。

5.肠道肿瘤相关:肠道肿瘤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都可能影响肠道正常功能而导致慢性腹泻。例如结肠癌,肿瘤组织在肠道内生长,会占据肠腔空间,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吸收功能。肿瘤还可能分泌一些物质,刺激肠道黏膜,导致肠道分泌增加,引起腹泻。肠道息肉如果较大或数量较多,也会影响肠道功能,出现慢性腹泻症状,有时还可能伴有便血、腹部肿块等表现。

在对待慢性腹泻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如粪便检查、肠镜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