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肠胃炎分为哪几种类型

2025.02.03 10:04

肠胃炎可分为感染性肠胃炎、化学性肠胃炎、放射性肠胃炎、过敏性肠胃炎、自身免疫性肠胃炎。具体分析如下:

1.感染性肠胃炎:感染性肠胃炎主要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多因食用不洁食物或水源。病毒感染常见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具有较强传染性,可通过接触或食物传播。寄生虫感染则与卫生条件差有关,如贾第虫等。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化学性肠胃炎:化学性肠胃炎是由于摄入化学物质而引发的。例如,误食强酸、强碱类物质,会对胃肠道黏膜造成严重腐蚀。一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化学性肠胃炎,像非甾体抗炎药,长期或过量使用会刺激胃黏膜,影响胃肠道正常功能。酒精也是常见因素,大量饮酒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引起胃部炎症,出现胃痛、呕吐等症状,还可能影响肠道功能。

3.放射性肠胃炎:放射性肠胃炎是腹部或盆腔接受放射治疗后的并发症。在放疗过程中,肠道黏膜对放射线较为敏感,受到辐射后会出现损伤。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症状,因为放射线破坏了肠道黏膜细胞,影响其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随着放疗剂量的累积,后期可能发展为慢性放射性肠胃炎,出现肠道狭窄、梗阻、出血等严重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过敏性肠胃炎:过敏性肠胃炎与食物过敏密切相关。当患者摄入特定的过敏食物,如牛奶、鸡蛋、海鲜等,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将其视为外来有害物质并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会导致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进而引发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除了食物过敏,接触某些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也可能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接触进入体内,间接影响胃肠道,导致过敏性肠胃炎。

5.自身免疫性肠胃炎:自身免疫性肠胃炎是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胃肠道组织而引起的疾病。例如,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体内会产生针对胃壁细胞的抗体,破坏胃黏膜中的壁细胞,影响胃酸分泌和内因子的产生,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贫血等症状。在一些自身免疫性肠病中,免疫系统攻击肠道黏膜,引起肠道炎症、溃疡,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且病情容易反复,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过量饮酒;接触化学物质时要做好防护;接受放疗时要密切关注胃肠道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过敏史的人群要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胃肠道症状且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