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什么疾病能引起高血压

2025.03.24 17:51

高血压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具体分析如下:

1.肾脏疾病: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等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激活,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容量增加,从而导致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还会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血压升高。

2.内分泌疾病:内分泌系统紊乱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会导致体内醛固酮水平升高,引起水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库欣综合征则因皮质醇分泌过多导致血压升高;嗜铬细胞瘤会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导致血压急剧升高。

3.心血管疾病:某些心血管疾病可直接导致高血压。主动脉缩窄会使心脏泵血阻力增加,导致上肢血压升高;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心脏瓣膜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也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血压升高。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睡眠质量下降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进一步加重高血压。

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其发病机制与胎盘缺血、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容量增加和血液黏稠度升高,从而引起血压升高,严重时可危及母婴安全。

除了上述疾病,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也会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导致血压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除了控制血压外,还应积极寻找并治疗潜在的病因,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