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怎么做的

2025.03.07 20:05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插入导管、注入造影剂、实时影像观察、评估血管状况、确定治疗方案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1.插入导管: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首先需要在局部麻醉下,通过手腕或大腿根部的动脉插入一根细长的导管。导管会沿着血管逐渐推进,直至到达心脏附近的冠状动脉开口处。这一过程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精准的操作技巧,以确保导管能够准确到达目标位置,同时避免对血管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注入造影剂:当导管到达冠状动脉开口后,医生会通过导管注入一种特殊的造影剂。这种造影剂能够在X射线下显影,使冠状动脉的形态和血流情况清晰可见。造影剂的注入需要控制速度和剂量,以确保影像的清晰度和患者的安全性。

3.实时影像观察:在造影剂注入的同时,医生会使用X光机进行实时影像观察。通过X光机的显示屏,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冠状动脉的走向、管腔的狭窄程度以及血流的情况。这一步骤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核心,能够为医生提供直接的诊断依据。

4.评估血管状况:根据实时影像观察的结果,医生会对冠状动脉的状况进行全面评估。这包括血管的狭窄程度、斑块的位置和性质、血流的速度和方向等。通过这一评估,医生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疾病,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

5.确定治疗方案:在完成血管状况的评估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或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治疗的风险和收益。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心血管疾病诊断手段,能够为医生提供直观、准确的冠状动脉影像信息。通过这一检查,医生能够及时发现并评估冠状动脉疾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