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有哪些

2024.12.03 11:32

转氨酶偏高的原因主要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过度劳累。具体分析如下:

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病毒侵袭肝脏细胞,会导致肝细胞受损,从而使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转氨酶升高。对于病毒性肝炎,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注意休息,避免饮酒,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

2.药物性肝损伤:许多药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对肝脏产生损害,像抗生素、抗结核药等。这些药物的某些成分可能干扰肝细胞正常的代谢功能,使转氨酶升高。在使用可能伤肝的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一旦发现转氨酶升高,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3.脂肪肝:肥胖、高脂饮食等因素易引发脂肪肝。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堆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肝细胞炎症反应,转氨酶就会偏高。改善生活方式是关键,包括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4.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肝脏细胞,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这种自身免疫反应会破坏肝细胞,使得转氨酶升高。通常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并且要定期复查肝功能、自身抗体等指标。

5.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身体得不到充分休息,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和修复功能,导致肝细胞轻微损伤,转氨酶可能出现偏高现象。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或熬夜,有助于转氨酶恢复正常。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滥用药物,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肝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