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手术吗

2024.09.10 18:14

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不一定都需要手术。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虑。对于一些病情较轻、感染得到较好控制、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不严重的患者,通过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可能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不一定需要手术。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比如存在由赘生物引起的严重瓣膜反流导致心力衰竭难以纠正;或者赘生物体积较大,有随时脱落引起重要脏器栓塞的高风险;或者发生了难以控制的感染,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者存在心脏内的瘘管、穿孔等严重结构性破坏时,手术则成为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治疗手段。通过手术清除感染组织、修复或置换受损的瓣膜等结构,可以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心内科医生、心外科医生等多学科团队进行仔细评估和权衡。医生会详细分析患者的具体病情,包括感染的严重程度、心脏受累的情况、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同时,还会考虑手术的风险和获益。如果手术的获益明显大于风险,手术就会被积极考虑。但手术也并非没有风险,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复发、心功能不全等。在决定是否手术时,患者和家属也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和可能的预后,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以便做出最适合患者的决策。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是否需要手术,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