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包括食管贲门黏膜撕裂、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具体分析如下:
1.食管贲门黏膜撕裂: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多因剧烈呕吐等腹内压骤然增加的情况引起。呕吐时,胃内压力突然升高,导致食管和胃贲门连接处的黏膜被撕裂而出血。患者往往有酗酒或暴饮暴食后剧烈呕吐的经历。一般出血量相对较少,多可自行停止。治疗上主要是对症处理,如禁食、抑酸等,避免再次呕吐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2.急性胃黏膜病变:常由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严重创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应激状态引起。这些因素可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胃酸分泌增加,进而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患者可能有相应的用药史或应激事件经历。治疗上需去除诱因,如停用相关药物,同时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
3.消化性溃疡:主要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分泌过多引起。Hp感染可破坏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屏障,胃酸进一步侵袭黏膜下组织,形成溃疡。当溃疡侵蚀到血管时就会引起出血。患者可能有周期性上腹痛的病史。治疗上需根除Hp、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由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引起。门静脉高压使食管胃底静脉回流受阻,静脉迂曲扩张,管壁变薄,容易破裂出血。这种出血往往来势凶猛,出血量较大。患者多有肝硬化病史。治疗上包括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内镜下止血等,必要时需外科手术干预。
5.胃癌:胃癌细胞可侵犯胃内血管,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同时,肿瘤组织生长迅速,局部缺血坏死也可引起出血。患者可能有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消瘦等表现。治疗以手术为主,结合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酗酒、暴饮暴食,慎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如果有上消化道疾病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相关推荐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上消化道出血肯定是器质性的疾病,要看出血是哪个原因引起来的,是良性病引起来的,还...
2019-12-03 19:58:50 235次点击
什么病会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就是十二指肠、胃乃至食道的部位出血,都是称之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
2020-06-16 21:05:50 127次点击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消化道出血要分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溃疡病,胃溃疡、...
2020-11-12 20:53:22 315次点击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一般包括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
2020-12-11 20:39:52 82次点击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消化道出血本身就是器质性的疾病。消化道出血,临床上还要分是上消化道出血还是下消化...
2019-12-03 20:01:52 150次点击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上消化道出血在常见的疾病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胃十二肠溃疡:约占上消化道...
常见急腹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在我国引起急腹症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有下列5种常见的原因: 1,胃十二指肠溃疡:约...
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大便出血是什么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大便出血是因为血液通过消化道进入肠内,通过肠管的运动、血液与粪便...
肝硬化上消化道会出血的吗
肝硬化代偿期是不会出血的,肝硬化失代偿期,很有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在我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约占一半,其中3/4是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