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卫民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级甲等 感染内科

如何正确治疗绦虫病

2025.10.09 17:11

绦虫病是由绦虫寄生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治疗需结合药物驱虫与预防措施。常用药物包括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能有效杀灭成虫和虫卵,但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治疗绦虫病的关键是彻底清除寄生虫并防止复发。吡喹酮通过破坏虫体表皮结构发挥作用,单次口服即可高效驱虫;阿苯达唑则抑制虫体能量代谢,需连续服用数天。用药后需复查粪便,确认虫体是否排净。若出现囊尾蚴病如脑、眼感染,需延长疗程或联合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应同步检查,避免交叉感染。治疗期间需保持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以降低虫体活性。

绦虫病治疗需注意药物禁忌与副作用。孕妇、肝功能异常者慎用吡喹酮,过敏体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服药后可能出现头晕、腹痛等反应,通常短期内缓解。卫生习惯是预防核心,肉类应充分煮熟,生熟食分开处理,饭前便后彻底洗手。若治疗后仍有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复诊排除重复感染或并发症。避免使用偏方或未经验证的疗法,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