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脏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2025.03.24 17:51

心脏手术后遗症包括心律失常、感染风险增加、血栓形成、心功能不全以及心理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心律失常:心脏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这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对心脏组织的直接损伤或术后炎症反应所致。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悸、头晕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术后需密切监测心电图,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进行电复律治疗。

2.感染风险增加:心脏手术属于侵入性操作,术后感染风险较高。常见感染部位包括手术切口、肺部及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导致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败血症。术后需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及感染指标。

3.血栓形成:心脏手术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血栓可能发生在下肢深静脉或心脏内,严重时可导致肺栓塞或脑卒中。术后需使用抗凝药物,如肝素或华法林,并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4.心功能不全: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这是由于手术对心肌的损伤或原有心脏疾病的进展所致。术后需密切监测心功能,必要时使用强心药物或利尿剂,并限制液体摄入。

5.心理障碍:心脏手术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冲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问题可能影响术后康复,降低生活质量。术后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或药物治疗。

心脏手术后遗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手术方式、患者基础疾病、术后护理等。为减少后遗症发生,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中精细操作,减少组织损伤;术后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加强患者教育,提高依从性,促进术后康复。通过多学科协作,可有效降低心脏手术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