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腰疝是什么病

2024.11.05 14:42

腰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通过腰部的薄弱区域或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

腰疝相对比较少见。从解剖学角度来看,腰部存在一些天然的薄弱区域,例如腰三角等部位。当这些区域的肌肉、筋膜等组织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外伤、手术等原因受到损伤,导致局部的强度减弱时,就容易形成腰疝。在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排尿困难、腹水等,腹腔内的脏器如肠管等就会被挤压向腰部的薄弱处突出,形成可复性的肿块,这就是腰疝的基本发病机制。

腰疝的临床表现多样。较小的腰疝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偶尔在腰部发现一个可复性的肿块,肿块在站立、咳嗽或用力时可能会增大,平卧休息时可能会缩小或消失。随着疝的发展,如果发生嵌顿,会出现局部疼痛加剧、肿块不能回纳,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肠梗阻的症状,这是因为嵌顿的肠管等脏器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严重时可导致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在诊断方面,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尤其是腰部肿块的特征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来明确诊断。治疗上,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较小腰疝,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如使用腹带减轻腹压等,但如果腰疝较大、症状明显或者有嵌顿风险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来修复腰部的薄弱区域,防止疝的进一步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