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长期不运动会不会骨质疏松

2024.10.13 00:46

长期不运动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当人体长期缺乏运动时,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首先,运动可以刺激骨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和骨重建。而不运动则使得这种刺激减少,骨代谢的平衡被打破,成骨作用减弱,破骨作用相对增强,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骨质疏松。其次,运动能帮助增强肌肉力量,肌肉对骨骼起到一定的牵拉和支撑作用。缺乏运动时,肌肉力量不足,对骨骼的保护和支撑作用下降,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再者,不运动还可能导致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变差,使人更容易跌倒,而跌倒往往是导致骨折的重要诱因,尤其是对于已经存在骨质疏松的人来说,轻微的跌倒都可能引发严重的骨折后果。

长期不运动还可能带来一系列其他健康问题,如心血管功能下降、免疫力降低、肥胖等,这些问题也可能间接影响骨骼健康。心血管功能不佳会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骨骼的营养供应;免疫力降低可能使身体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一些疾病也可能影响骨骼代谢;肥胖则会增加骨骼的负担。长期不运动对身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骨质疏松只是其中之一。为了保持良好的骨骼健康和整体健康状态,应该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结合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