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用药

2025.02.23 12:28

溃疡性结肠炎的用药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具体分析如下:

1.氨基水杨酸类:氨基水杨酸类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这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肠道局部,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以及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减轻肠道炎症。适用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还可能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并且要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尤其是长期使用时可能出现的肾毒性等问题。

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对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中毒症状。主要用于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特别是对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但是,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会有较多不良反应,如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血糖升高、血压升高等。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剂量和疗程,病情缓解后要逐渐减量,不可突然停药,以免出现病情反跳现象。

3.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对激素依赖或无效的患者,可减少激素用量并维持缓解。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减轻肠道炎症。例如硫唑嘌呤、巯嘌呤等。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可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增加感染风险;还可能有肝毒性等。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根据指标调整药物剂量,并且在开始使用时要从小剂量逐渐增加,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4.生物制剂:生物制剂是近年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进展。如英夫利昔单抗等,主要通过特异性地阻断炎症因子的作用来发挥抗炎效果。对于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患者有较好的疗效。生物制剂价格相对昂贵,且可能存在感染风险,如增加结核感染的可能性等。在使用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排除潜在的感染灶,使用过程中也要密切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如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

5.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以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减轻肠道炎症。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尤其是在缓解期,可作为辅助治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少,但在使用时要注意与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间隔,避免同时使用,因为抗生素可能会影响微生态制剂的活性。同时,不同的微生态制剂可能有不同的保存条件,需要按照说明书要求保存,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在使用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药物时,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