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动脉出血怎么急救

2025.03.07 20:05

动脉出血急救需立即采取压迫止血、抬高患肢、包扎固定、保持冷静、及时送医等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1.压迫止血:动脉出血时,首要任务是迅速找到出血点并施加直接压力。使用干净的纱布或布料覆盖伤口,用力按压以减缓血液流动。持续压迫至少10分钟,直到出血明显减少或停止。若纱布被血液浸透,不要移除,而是在其上再加一层继续按压。压迫止血能有效减少血液流失,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

2.抬高患肢:在压迫止血的同时,将出血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抬高患肢有助于减少血液流向伤口,降低出血速度。例如,若手臂出血,可将手臂抬高至胸部以上;若腿部出血,可将腿部抬高至腰部以上。抬高患肢结合压迫止血,能进一步控制出血。

3.包扎固定:出血初步控制后,使用绷带或三角巾进行包扎固定。包扎时需注意松紧适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无法有效止血。包扎后需定期检查伤口及远端肢体血液循环情况,确保包扎效果。包扎固定不仅能防止伤口再次出血,还能保护伤口免受二次伤害。

4.保持冷静:急救过程中,保持冷静至关重要。冷静的头脑有助于准确判断伤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同时,冷静的态度也能安抚伤者情绪,减少其恐慌和焦虑。保持冷静有助于提高急救效率,避免因慌乱而延误救治时机。

5.及时送医:动脉出血属于严重伤情,初步急救后需立即送医。在送医途中,需持续观察伤者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意识等。及时送医能确保伤者得到专业治疗,防止并发症发生。送医途中需与医疗机构保持联系,提前告知伤情,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动脉出血急救需迅速、准确、有效,每一步都关乎伤者生命安全。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同时,预防动脉出血的发生同样重要,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