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什么叫间歇性预激

2025.08.05 15:13

间歇性预激是一种心脏电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异常。这种现象通常在心电图上显示为心房激动提前到达心室,导致心室的提前收缩。间歇性预激的出现可能与心脏的结构性变化、心脏电传导系统的异常或其他因素有关,常见于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

在临床上,间歇性预激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痛、头晕等症状。心电图检查是诊断此类现象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心电图中的波形变化,可以明确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关系。间歇性预激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存在一种额外的电传导通路,如副传导束,导致心房信号能够通过这条通路提前刺激心室。虽然有些患者可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在某些情况下,间歇性预激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及时的诊断和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在处理间歇性预激时,需要注意多种因素。首先,患者的病史和症状表现应当被详细记录,以便医生能够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其次,心电图的解读需要专业知识,错误的诊断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治疗或延误治疗时机。对于某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心脏超声或电生理研究,以明确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等,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而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疲劳、情绪波动等,以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定期随访和监测心脏健康状况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