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治疗慢性肠炎什么药好

2025.02.23 12:28

慢性肠炎可使用抗感染药、止泻药、肠道菌群调节剂、抗炎药、肠黏膜保护剂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抗感染药:如果慢性肠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大肠杆菌等,可使用抗感染药物。例如诺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止细菌DNA复制,从而起到杀菌作用。但这类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以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且18岁以下人群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因为可能影响骨骼发育。

2.止泻药:蒙脱石散是常用的止泻药。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覆盖、保护肠道黏膜。使用时需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调配浓度,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便秘。

3.肠道菌群调节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肠道菌群调节剂对慢性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包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有益菌。这些有益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服用时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时使用,以免影响药效。

4.抗炎药:美沙拉嗪可用于炎症性肠病引起的慢性肠炎。主要作用于肠道黏膜的炎症部位,抑制引起炎症的前列腺素合成和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从而减轻肠道炎症。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等,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5.肠黏膜保护剂:谷氨酰胺是一种肠黏膜保护剂。是肠道黏膜细胞代谢必需的营养物质,能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增殖,维持肠道黏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强肠道的免疫功能。在使用时,应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合理调整剂量。

在使用药物治疗慢性肠炎时,应先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或延误病情。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规律作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