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肠炎吃什么药才好

2025.02.13 16:38

慢性肠炎可吃抗感染药、止泻药、肠道菌群调节剂、解痉止痛药、肠黏膜保护剂。具体分析如下:

1.抗感染药:如果慢性肠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大肠杆菌等,可使用抗感染药物。例如诺氟沙星,能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对于明确有细菌感染证据的慢性肠炎患者,合理使用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减轻肠道炎症。但这类药物不能滥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感染类型选用合适的药物,避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

2.止泻药:当慢性肠炎患者腹泻症状较为严重时,止泻药可起到缓解作用。像蒙脱石散,可以在肠道内形成一层保护膜,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菌,同时减少肠道蠕动,从而达到止泻的目的。不过,止泻药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慢性肠炎,而且如果是感染性腹泻早期,不宜单纯使用止泻药,以免毒素在体内蓄积。

3.肠道菌群调节剂:慢性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往往失衡,补充肠道菌群调节剂有助于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就是常见的一种,包含多种有益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这些有益菌在肠道内定植后,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增强肠道的屏障功能,改善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但需要注意保存条件,一般需冷藏保存以保证活菌的活性。

4.解痉止痛药:对于慢性肠炎患者出现腹痛症状时,可使用解痉止痛药。例如山莨菪碱,能够解除肠道平滑肌的痉挛,从而减轻腹痛。不过,这类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口干、视力模糊等,并且在使用时需要明确腹痛的原因,避免掩盖病情,尤其是对于肠梗阻等引起的腹痛不能盲目使用。

5.肠黏膜保护剂:这类药物有助于保护肠道黏膜,促进肠道黏膜的修复。如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能为肠道黏膜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增强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有利于肠道黏膜在炎症状态下的修复。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按照正确的剂量服用,过量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症状。

慢性肠炎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这些都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