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充盈缺损名词解释

2025.01.03 17:30

充盈缺损是放射学检查中的一个重要术语,指在钡剂造影时,由于病变向管腔内突出,使该部位的造影剂不能充盈,从而在造影图像上形成的密度减低区。

在进行消化道等部位的钡剂造影检查时,正常情况下造影剂会均匀地充盈管腔,使管腔在影像上呈现出连续、均匀的密度。当存在占位性病变,如肿瘤、息肉等,这些病变会占据管腔的一部分空间,导致造影剂无法进入被病变占据的区域,进而在影像上形成充盈缺损的表现。

充盈缺损的形态、大小、边缘等特征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良性病变的充盈缺损通常边缘光滑、整齐,形态较为规则;而恶性病变的充盈缺损边缘可能不规则,呈菜花样或有分叶,同时病变部位的管腔可能出现狭窄、僵硬等改变。通过对充盈缺损的详细观察和分析,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位置和范围,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观察充盈缺损时,需要注意多方位、多角度观察,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同时,要注意与一些伪影或正常生理结构造成的类似表现相鉴别,避免误诊。对于一些较小或不典型的充盈缺损,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内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病变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