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中有血该如何治疗

2025.02.02 15:21

大便中有血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治疗方式包括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坐浴、针对原发病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调整饮食:如果是因便秘或痔疮等引起的大便带血,调整饮食结构很重要。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如芹菜、菠菜,水果如香蕉、苹果等,这些食物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情况,从而减轻因排便困难导致的肛门损伤出血。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肠道和肛门的刺激,防止出血加重。

2.药物治疗:对于肠道感染引发的便血,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例如细菌性痢疾,可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生素等。如果是痔疮出血,可使用痔疮膏或栓剂,能减轻局部炎症,缓解出血症状。另外,对于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便血,可能需要补充凝血因子等相关药物来改善凝血功能,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3.手术治疗:当便血是由严重的肛肠疾病如肛裂、肛瘘、肠道肿瘤等引起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例如肛裂患者,若保守治疗无效,可进行肛裂切除术,切除肛裂及其周围的病变组织,促进伤口愈合。肠道肿瘤患者,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可能需要进行肿瘤切除手术,切除病变部位以达到止血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4.坐浴:坐浴对于肛门周围疾病导致的便血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如痔疮或肛裂患者,可使用温水或稀释后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坐浴能够清洁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减轻局部炎症,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减少出血。一般坐浴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1-2次。

5.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果便血是由全身性疾病引起,如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于白血病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化疗、骨髓移植等治疗手段,随着原发病的缓解,便血等症状也会相应减轻。如果是肝脏疾病导致的凝血异常而出现便血,需要对肝脏疾病进行治疗,如保肝、抗病毒等治疗措施。

便血患者应避免过度用力排便,以免加重出血情况。如果便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接受正确的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