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为什么有人拒绝心肺复苏

2025.03.24 17:51

有人拒绝心肺复苏的原因包括担心生活质量下降、存在严重基础疾病、高龄导致恢复困难、宗教信仰或文化观念影响以及对医疗干预的恐惧。具体分析如下:

1.担心生活质量下降:心肺复苏可能伴随肋骨骨折、脑损伤等并发症,恢复后可能出现认知障碍或身体功能受限,生活质量显著降低。部分人认为,即使成功复苏,也可能无法恢复到原有状态,因此选择拒绝。

2.存在严重基础疾病:患有晚期癌症、严重心脏病或慢性器官衰竭的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较低,且可能加重病情。在疾病晚期,心肺复苏可能无法带来实质性改善,反而增加痛苦。

3.高龄导致恢复困难: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心肺复苏后恢复的可能性较低,且容易出现并发症。高龄人群通常更倾向于选择自然离世,而非通过医疗手段延长生命。

4.宗教信仰或文化观念影响:某些宗教或文化认为,生命应由自然力量决定,而非人为干预。这种观念使得部分人拒绝心肺复苏,认为这是对生命自然进程的尊重。

5.对医疗干预的恐惧:心肺复苏是一种紧急且剧烈的医疗手段,可能伴随疼痛和不适。部分人对医疗干预存在恐惧心理,担心过程中遭受痛苦,因此选择拒绝。

心肺复苏虽然是一种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但其适用性和效果因人而异。在决定是否接受心肺复苏时,需综合考虑身体状况、疾病进展、生活质量预期以及个人意愿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