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通过恢复血液循环、维持氧气供应、防止脑损伤、支持心脏功能、延长抢救时间等作用挽救生命,具体分析如下:
1.恢复血液循环: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模拟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当心脏骤停时,血液循环中断,重要器官无法获得氧气和营养。胸外按压产生的压力使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维持基础循环,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有效的按压可以产生相当于正常心输出量的25%-30%的血液循环,这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
2.维持氧气供应:人工呼吸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气。心脏骤停后,呼吸停止,体内氧气迅速消耗。通过口对口或使用呼吸囊进行人工呼吸,可以将含氧空气送入肺部,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再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组织。这可以防止组织缺氧,特别是对缺氧最敏感的脑组织,为后续抢救创造有利条件。
3.防止脑损伤:及时的心肺复苏可以保护脑功能。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心脏骤停后4-6分钟就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心肺复苏通过维持基础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可以延缓脑细胞死亡,减少脑损伤程度。这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还能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4.支持心脏功能:心肺复苏为心脏恢复自主跳动创造条件。胸外按压不仅推动血液循环,还可以刺激心脏,帮助恢复心脏电活动。在按压过程中,心脏受到机械刺激,可能诱发心脏自主收缩。同时,按压产生的血流可以为心肌提供氧气和营养,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心脏复跳的可能性。
5.延长抢救时间:心肺复苏为专业抢救争取宝贵时间。心脏骤停后,每延迟一分钟抢救,生存率就下降7%-10%。心肺复苏可以维持基础生命体征,为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使用除颤器、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等抢救措施赢得时间。在专业抢救到达前,持续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心肺复苏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技术,在心脏骤停的抢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及时施救,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持续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提高公众急救能力,对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
哪些人不能做心肺复苏
临床工作中,原则上来讲,一个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基本上都可以做心肺复苏。但是在某些...
2020-01-02 20:11:51 377次点击
心梗需要做心肺复苏吗
首先要知道心肺复苏是干什么的,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紧急采取抢救措施。...
2020-01-03 14:28:47 457次点击
心肺复苏能抢救心脏骤停吗
一定是可以的,而且也是唯一的做法。心脏骤停发生的时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启动心...
2020-05-15 20:38:35 335次点击
哮喘急救要心肺复苏吗
哮喘急救要不要心肺复苏,要根据哮喘的严重程度而定。如果哮喘突然急性发作,可以导致...
2020-07-18 17:14:08 207次点击
为什么要进行心肺复苏
有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在走路过程中突然倒地,这种病人有可能会有心脏方面的问题,或...
2020-07-09 21:30:50 309次点击
是不是人人都需要学习心肺复苏抢救技能
人人都应该学习心肺复苏抢救技能,因为当发生心脏骤停时,大脑的血供会急剧减少,在4...
羊水栓塞可以心肺复苏吗
羊水栓塞必须进行心肺复苏。一旦怀疑为羊水栓塞时,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抢救措施,首选的...
什么情况需要做心肺复苏
在通常情况下,需要做心肺复苏的情况有很多,只要患者满足做心肺复苏的指征。也就是患...
哪些人不能做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的一种抢救措施。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以后,心脏的射血停止,心脑等重...
心肌梗死可以做心肺复苏吗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只有在出现心室颤动的时候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