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为什么心肺复苏可以救人

2025.03.24 17:51

心肺复苏通过恢复血液循环、维持氧气供应、防止脑损伤、支持心脏功能、延长抢救时间等作用挽救生命,具体分析如下:

1.恢复血液循环:心肺复苏通过胸外按压模拟心脏跳动,推动血液在体内循环。当心脏骤停时,血液循环中断,重要器官无法获得氧气和营养。胸外按压产生的压力使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维持基础循环,为后续抢救争取时间。有效的按压可以产生相当于正常心输出量的25%-30%的血液循环,这对维持生命至关重要。

2.维持氧气供应:人工呼吸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氧气。心脏骤停后,呼吸停止,体内氧气迅速消耗。通过口对口或使用呼吸囊进行人工呼吸,可以将含氧空气送入肺部,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再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组织。这可以防止组织缺氧,特别是对缺氧最敏感的脑组织,为后续抢救创造有利条件。

3.防止脑损伤:及时的心肺复苏可以保护脑功能。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心脏骤停后4-6分钟就可能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心肺复苏通过维持基础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可以延缓脑细胞死亡,减少脑损伤程度。这不仅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还能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

4.支持心脏功能:心肺复苏为心脏恢复自主跳动创造条件。胸外按压不仅推动血液循环,还可以刺激心脏,帮助恢复心脏电活动。在按压过程中,心脏受到机械刺激,可能诱发心脏自主收缩。同时,按压产生的血流可以为心肌提供氧气和营养,改善心肌代谢,增加心脏复跳的可能性。

5.延长抢救时间:心肺复苏为专业抢救争取宝贵时间。心脏骤停后,每延迟一分钟抢救,生存率就下降7%-10%。心肺复苏可以维持基础生命体征,为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使用除颤器、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等抢救措施赢得时间。在专业抢救到达前,持续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心肺复苏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急救技术,在心脏骤停的抢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及时施救,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前,持续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提高公众急救能力,对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