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大便次数多而且伴血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23

大便次数多且伴血可能是由痔疮、肛裂、肠炎、肠息肉、肠道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痔疮:痔疮是常见的肛肠疾病,当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便血,便血通常为鲜红色,不与粪便混合,多在排便后滴下或喷射而出。同时,由于痔核的刺激,可导致肛门坠胀感,引起大便次数增多。痔疮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等,导致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患者应改善生活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可遵医嘱使用痔疮膏等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

2.肛裂:肛裂患者也会出现大便带血,血液多为鲜红色,量较少,常伴有剧烈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疼痛加剧,使得患者可能会因害怕疼痛而不敢排便,进而导致大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干结,进一步加重肛裂。肛裂主要是由于大便干结、排便用力过猛等原因引起肛管皮肤全层裂开。患者要保持肛周清洁,多吃蔬菜、水果,软化大便,必要时可使用缓泻剂,减轻排便时的疼痛。

3.肠炎:肠炎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引起,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非感染因素导致。炎症刺激肠道黏膜,使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从而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可能伴有脓血便或黏液便。患者常伴有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感染性肠炎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治疗,如使用抗生素细菌感染时、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时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脱水。

4.肠息肉: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当息肉表面的黏膜发生破损时,就会出现便血,便血多为间歇性,颜色鲜红或暗红,有时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出现大便次数增多、腹痛等症状。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炎症刺激、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发现肠息肉后,通常需要在内镜下进行切除,并定期复查肠镜,以防止息肉复发。

5.肠道肿瘤:肠道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运丰富,表面容易破溃出血,导致大便带血,血液颜色可鲜红或暗红,同时,肿瘤可占据肠道空间,刺激肠道,引起大便习惯改变,如大便次数增多、便秘或腹泻交替等。肠道肿瘤的发病与遗传、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旦怀疑肠道肿瘤,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如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等,确诊后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在出现大便次数多且伴血的情况时,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粪便常规、肠镜等,以明确病因,尽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