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肠胃炎会造成肠梗阻吗

2024.11.22 15:58

急性肠胃炎有可能造成肠梗阻。

急性肠胃炎时,胃肠道黏膜发生炎症反应,会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炎症刺激可导致肠道蠕动节律改变,一方面,强烈的蠕动可能使肠管扭转或者肠套叠,这就会造成机械性肠梗阻;另一方面,炎症会使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肠道内会积聚大量的气体和液体,肠管扩张,肠壁压力增加,进而影响肠道的正常蠕动,严重时可发展为麻痹性肠梗阻。而且,急性肠胃炎如果导致严重的呕吐和腹泻,会使身体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这也会影响肠道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增加肠梗阻发生的风险。

如果患有急性肠胃炎,要积极治疗。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在饮食方面,发病初期应禁食,待症状稍有缓解后,可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流食,如米汤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以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如果出现腹痛加剧、腹胀明显、呕吐频繁且不能缓解、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可能是发生了肠梗阻,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