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心脏杂音、贫血、栓塞现象和脾肿大,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发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发热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所致,常伴有寒战、出汗等症状。发热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低热或不规则发热。
2.心脏杂音:心脏杂音是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体征,多由瓣膜损害引起。杂音的性质和强度可随病情变化而改变,常见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区。新出现的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提示可能存在瓣膜损害或赘生物形成。
3.贫血: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常出现进行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贫血主要由于慢性感染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以及红细胞破坏增加所致。贫血程度与病程长短和感染严重程度相关。
4.栓塞现象:细菌性心内膜炎可导致赘生物脱落,引起全身各部位栓塞。常见栓塞部位包括脑、脾、肾和四肢等。栓塞可导致相应器官功能障碍,如脑栓塞可引起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症状。
5.脾肿大:细菌性心内膜炎患者常出现脾肿大,表现为左上腹不适或疼痛。脾肿大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所致。脾肿大程度与病程长短和感染严重程度相关,部分患者可触及脾脏。
细菌性心内膜炎是一种严重的心脏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复杂。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除上述典型表现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瓣膜赘生物、瓣膜穿孔或关闭不全等特征性改变。治疗方面,应根据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必要时需进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及时治疗感染病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
相关推荐
为什么会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
由于92%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均有原发性的心脏病变,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最为多见,...
2019-10-30 15:30:39 484次点击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是由于外来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直接感染心内膜或者是心室壁的内...
2019-11-07 14:41:12 479次点击
得了心内膜炎怎么治
心内膜炎的发生多数是有一个诱因,另外在心脏本身有一些解剖异常的基础上发生的。诱因...
2019-11-18 15:08:30 408次点击
心内膜炎的分类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征,中毒症状明显、病程进展迅速、数...
2020-02-24 11:00:27 480次点击
心内膜炎复发几率高吗
感染性心内膜炎治好转后,无论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均有复发的可能。感染性心内膜...
2020-02-24 11:10:29 137次点击
心内膜炎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一般是因为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沿着血...
风湿性心内膜炎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区分
1.病因不同。风湿性心内膜炎是风湿热导致的,常累及心脏瓣膜,也可以累及心内膜、腱...
心内膜炎的危害有什么
心内膜炎是由于细菌或者其他微生物感染导致的心内膜疾病。心内膜炎症的危害有:1....
细菌感染引起心内膜炎严重吗
细菌感染导致的心内膜炎病情也非常严重,这种严重程度主要表现在感染非常难以控制。再...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什么临床表现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