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如何引起

2025.01.15 14:13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主要是由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动脉硬化、血栓形成、颈椎病变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的。具体分析如下:

1.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基底动脉是供应脑干和小脑的重要血管,其狭窄或闭塞会导致供血不足。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导致血流减少,脑部供氧不足,从而引发眩晕。狭窄程度越严重,眩晕症状越明显,患者可能还会伴随其他神经功能障碍。

2.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增厚、变硬,血流受到阻碍。动脉硬化的形成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密切相关,患者在活动时可能会感到头晕、眩晕,尤其是在快速转头或改变体位时。

3.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是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血栓可以在动脉内形成,阻塞血流,导致供血不足。常见的诱因包括心脏病、静脉血栓等,患者在血栓形成后可能会突然感到眩晕,甚至出现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

4.颈椎病变:颈椎病变可能影响到颈动脉的血流,进而影响基底动脉的供血。颈椎病引起的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可能导致患者在某些体位下出现眩晕。颈椎病患者在转头或低头时,可能会感到头晕,甚至出现短暂性失去平衡的情况。

5.其他全身性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均可影响血管的健康,导致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些疾病可能通过引起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机制,间接导致眩晕症状的出现。患者在控制基础疾病后,眩晕症状可能会有所改善。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一个复杂的医学问题,涉及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了解其成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治疗。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