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什么

2025.01.07 17:5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导致脑部特别是后脑区域的血流量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这种情况通常与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椎动脉畸形等因素有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平衡失调、视觉障碍、耳鸣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脑梗塞等并发症。

椎基底动脉是负责供应脑干、小脑及大脑后部的重要血管,其供血不足会影响这些区域的正常功能。患者可能会感到突发性的头晕,尤其在转头或改变体位时更加明显,伴随有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视觉模糊、复视或耳鸣等感觉异常,甚至在严重情况下出现意识障碍或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CT或MRI等,以评估血流状态和血管结构的变化。治疗方面,除了针对病因进行干预外,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脑部供血的药物治疗也常常被采用。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预防病情加重。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和血糖水平,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其次,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诱发症状。患者应学会识别自身症状的变化,及时就医,尤其是在出现明显的头晕、视力障碍或肢体无力等急性症状时,尽早接受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治疗。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支持,帮助自己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通过综合的管理和自我护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可以有效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