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什么是疲劳性骨折

2025.07.29 15:21

疲劳性骨折是一种由于反复施加的微小压力或应力而导致的骨骼损伤。这种损伤通常发生在骨骼承受的负荷超过其自我修复能力时,尤其是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或活动时。与急性骨折不同,疲劳性骨折的发生通常是渐进的,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疼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会逐渐加重,最终导致骨骼的断裂。

疲劳性骨折常见于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尤其是在长跑、跳跃或其他需要重复性动作的运动中。骨骼在承受持续的压力时,微小的损伤会逐渐累积,导致骨组织的疲劳和断裂。常见的部位包括下肢的胫骨、足骨和髋关节等。除了运动外,某些因素如营养不良、激素水平失衡、骨密度降低等也会增加疲劳性骨折的风险。早期识别和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来确认骨折的存在和程度。

在预防和管理疲劳性骨折时,注意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训练计划至关重要。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突然增加负荷,可以有效降低受伤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支持骨骼健康。对于已经出现疼痛或不适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休息和冰敷,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恢复期间,适当的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恢复骨骼的强度和功能。了解疲劳性骨折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有助于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保护骨骼,减少受伤的可能性。